學霸是怎樣鍊成的: 運用「誘惑綑綁」建立學習習慣
- Charlotte Writing
- 2023年3月2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2月15日
──如何令小朋友「自動波」做事? *所有內容及圖片嚴禁任何形式轉載

在香港讀書,由小學開始一直奮鬥上高中考公開試,6+3+3 無間斷努力的小朋友越來越多。
想令小朋友對學習更為積極和上心,經常碎碎念只會適得其反;何不學習多一些小技巧,令本來不受小朋友歡迎的習慣變得更吸引?
嚴禁轉載聲明:本網站所存在的一切知識產權,屬於我們所有,或已合法地特許給我們在本網站上使用。由適用法例所授予的一切權行,茲在此予以保留。除我們給予特許外,閣下不得以任何形式及方式,創立衍生作品、下載、翻印、複製,或節錄我們的故事或文章內容放在其他網站圖利。
▋運用誘惑綑綁
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本來就有一些習慣已經建立了,當中有好的、也有壞的。今次先講怎樣嘗試加強好習慣的吸引力,令小朋友相對地少了時間做一些家長認為壞的習慣。
▋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
我由5歲開始學鋼琴,老實講,考完六級之後,上到中學,我已經覺得練琴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!
更何況在我練琴時,爸媽和年幼的妹妹正在一同享受九半檔電視劇。而當年大台大熱劇集溏心風暴,我竟然因為要每晚練琴1小時而無法觀看!感覺更是簡直被家人排除在外!
媽媽當時只會用強硬的手段要求我完成八級鋼琴考試,親子關係自然變差了。回想起來,如果媽媽明知我喜歡與家人一同看電視,更懂得靈活運用誘惑綑綁的話,我對練習鋼琴這件事會不會更為期待呢?
如果媽媽建議我,說:「你想全家人一起睇九半檔電視劇的話,不如在食飯前練半小時,食飯後又練半小時,在九點半前洗完澡,然後就一起睇溏心風暴啦!」可能我真的會沒那麼討厭練琴,長大後回想起來,也不會覺得彈鋼琴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吧!(這樣的話可能我會做鋼琴老師,哈哈)
▋誘惑綑綁的靈活運用,見微知著
如果要有效運用誘惑綑綁,最重要是要靈活變通,懂得抓住小朋友的心理。我們再多舉幾個例子來闡述:
假設小朋友特別喜歡打遊戲機,就可以跟他約定:如果他能專心完成功課和溫習,就獎勵他玩三十分鐘。小朋友為了爭取打機時間,會更自覺主動學習。
又或者有些小朋友喜歡看漫畫,不妨答應他,如果這個星期的測驗成績能夠進步,就給他買一本新的漫畫書。這也會激發他更努力學習的慾望。
至於更年幼的小朋友,如果能認真在限時內完成一頁作業,就可以獲得十分鐘的額外自由玩耍時間;如果能在一星期內完成十頁,就可以選擇一個週末,和家長一起去公園玩一個小時。這樣的獎勵不僅更健康,還能增進親子關係。
▋誘惑綑綁要「適可而止」,避免惡性循環
誘惑綑綁是一個很好的方法,但如果運用過度,反而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。我們必須注意兩點:
第一,獎勵不能過於頻繁。如果每次學習,小朋友都能得到獎勵,反而可能失去了原有的效果。我們要讓小朋友意識到,獎勵是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的。獎勵的間隔要適中,不能過於密集。
第二,我們要避免小朋友對獎勵產生依賴性。長遠來看,我們希望小朋友能夠自發地學習,而不是為了獎勵才學習。因此,隨著時間的推移,外在的獎勵要逐步減少,轉而培養小朋友的內在動機,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。
▋如何執行及與小朋友溝通期望
假設我們最初設定的規則是,小朋友每完成一頁作業,就能獲得十分鐘的玩耍時間。我們可以維持這個規則一到兩週,讓小朋友養成初步的習慣。
接下來,我們可以逐漸增加任務難度,同時也相應地調整獎勵:每完成兩頁作業,才能獲得十分鐘的玩耍時間。這樣一來,小朋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才能獲得同樣的獎勵。
再過一段時間,我們可以進一步調整為每完成三頁作業,才能獲得獎勵。同時,我們也可以開始引導小朋友反思學習本身的意義和樂趣,不要總是把注意力放在獎勵上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逐步調整,我們可以最終過渡到這樣的狀態:小朋友完成一定量的作業(至少五頁),才能獲得一次獎勵。而且這個獎勵也不一定每次都給,隔一段時間給一次。
與此同時,我們要不斷地與小朋友溝通,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。我們可以問問小朋友:「你覺得學習這個知識有什麼用處?」「掌握了這個技能,你可以做些什麼?」通過這樣的引導,幫助小朋友逐漸建立起內在的學習動機。
當然,每個小朋友的情況不盡相同,獎勵的調整方式和節奏也需要因人而異。作為家長,我們需要密切觀察小朋友的反應,及時做出調整。如果小朋友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或抗拒,可能就需要放慢調整的節奏,或者想辦法換一種獎勵方式。
▋化被動為主動,讓小朋友參與規則制定
除了靈活運用誘惑綑綁,另一個小技巧是讓小朋友參與到學習規則的制定中來。很多時候,小朋友之所以排斥學習,是因為覺得規則是「大人強加給自己的」。如果能讓小朋友參與其中,共同商討學習計劃,反而能提高他們的主動性。
例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討論,每天什麼時間學習比較合適?學習多長時間,中間要不要休息?完成什麼任務,才算是達標?獎勵是什麼,如何兌現?讓小朋友提出自己的想法,家長再適當引導修正,最後達成共識。
這樣,小朋友會更願意按照這個「自己定的」學習規則去執行。因為那是他們參與制定的,而不再是大人單方面強加的了。
▋學習需要家長的陪伴,而不是「甩手掌櫃」
再完美的學習方案,如果缺乏家長的參與,最終也難以落實。很多家長給小朋友制定了學習計劃就不管了,這樣往往收效甚微。學習需要家長的持續關注與陪伴。
一方面,家長要不時關注小朋友的學習情況:功課完成得如何?遇到什麼困難?情緒狀態怎麼樣?只有及時掌握信息,才能夠給予幫助和鼓勵。
另一方面,家長也要創造條件,讓自己有時間陪伴小朋友學習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制定學習計劃,共同研究學習資料,一起總結反思學習心得。讓小朋友感受到家長對他學習的重視,對他付出的肯定,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。
當然,陪伴絕不意味著「管得太多」。我們要去了解小朋友,尊重他們的想法和選擇。在此基礎上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,讓小朋友在學習的路上,感受到家長就在身邊。
▋望子成龍也要尊重小朋友的意願
運用誘惑綑綁策略,最關鍵的是要不斷觀察與調整、循序漸進。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幫助小朋友從「為了獎勵而學習」,逐步過渡到「為了自己而學習」。這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、耐心引導和持續陪伴。
小朋友不是機械人,不是家長寫程式編碼,他們就會乖乖照做;家長更不應以恐嚇形式威脅他們不乖乖照做的可怕後果。
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長處、與他們好好分析事情的利弊、給予他們選擇和調適,最後尊重他們的選擇。在小朋友面對強大的升學壓力時候,這些將會是父母給予小朋友最強的後盾。
筆者簡介
Miss Charlotte Chiu
Charlotte's Writing Garden
創辦人及唯一導師
擁有豐富的英文教學經驗,致力於研究高效學習策略,讓學生透過寫作發展出思考能力。
善於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,激發他們在文字表達中發現自我,打破語言學習的框架,讓學習寫作變得有趣。
透過線上平台分享實用的英文寫作技巧,深入了解學生需求,提供最適合尖子的學習計劃,助他們在英文寫作中更上一層樓。
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無限潛能,透過正確的學習方法,可以輕鬆掌握英文寫作,為未來的學業奠定穩固基礎。